国内用于评价公关传播效果的指标,一度被简化为采用“广告等同价值”来计算,这种测评方法基本上等同于直接用声量来测评。这样的方式,导致了企业和公关公司都把追求最大的发稿量当作一个最终目标。行业内,甚至因此而诞生了一批以发稿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关公司。
可是,具有曝光度是否就能起到品牌形象塑造以及促进销售的作用呢?实际上,占有版面并不代表占有目标受众的心智,就可以起到影响目标受众的目的。一个简单的声量指标,并不能完全代表公关传播的效果。
公关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和科学的综合学科。创意、核心信息、沟通策略等是艺术,市场/消费者调研、媒体运用、预算分配等是科学。因此,传播结果的评估,如果只从定量分析,或只从定性分析都是不足的,要做到既有数据分析:剪报量、广告价值、覆盖人群等,也有认知分析:报道调性、媒体认知、消费者感知等。
然而就此机械地运用这些融合定量定性的方法,仍不足以全面地评定公关效果。因为,公关其实并不只是产生瞬时效果,它还会有延迟效果,实现对品牌资产的延续和积累,从而对消费者选择、销售和市场份额产生更长期的积极作用。而这部分,通常很难在当期的公关效果评估中被提及。